编者按: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工作安排,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县域营商环境全面复制对接珠三角经验,编制形成《广东省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》,供各地学习借鉴,扎实推进县域营商环境提升。
典型案例系列之四:
广州市花都区:聚焦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,打造“惠企5+6”法治标杆园区
一、背景情况
广州市花都区坚持法治花都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一体建设,连续5年在法治广州建设考评中获评“优秀”等次。广州花都(国际)汽车产业基地于2003年由省政府批准成立,是广州市汽车工业重要的组成板块,先后被评为“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”“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工业园区”等称号,现有注册企业280家。在广州花都(国际)汽车产业基地打造全省首家“惠企5+6”法治标杆园区,通过集聚法治资源、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,全面优化涉企法律服务,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,吸引、推动更多优质企业落地生根,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。
二、主要做法
以广州花都(国际)汽车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,集聚公检法司、相关执法部门等法治资源入驻园区,做好主动服务“5件事”:推进企业“党建+业务+法治”大融合、推行执法“观察期”制度、建立重点企业“白名单”、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、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;建设有呼必应“6平台”:春灵法律服务工作室、警务管家工作室、涉企行政执法投诉及复议申请窗口、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、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花都工作站园区办事处、“商事调解中心+汽车城巡回审判合议庭”。通过打造“5+6”法治惠企模式,全方位提升园区治理法治化水平。
一是法治惠企,打造一张清单“全链条贯穿”。创新推出《广州花都(国际)汽车产业基地法治园区“5+6”法治惠企服务清单》,将法治资源贯穿执法、司法、普法、法律服务、争议调解各领域,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。
二是贴心服务,疏通法治惠企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创新涉企法律服务模式,提供招商协议“5+2”法制审核模式,围绕企业合规建设、商事纠纷化解等重点领域,拓展行政复议、法律援助等N项法律服务,开展诉前调解和巡回审理,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律服务保障。
三是创新治理,当好经济发展“法治引擎”。实施包容审慎监管,建立重点企业“白名单”,推进涉企“综合查一次”,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。创新设立企业普法联络员,倡导融合企业文化、传统文化、法治文化,实现普法服务无缝对接。开展送法进企业、企业家座谈会、法治讲座等实行“浸润式”普法,全方位培塑企业经营者及从业人员法治素养。
三、取得成效
一是创新执法监管,实现柔性执法“有温度”。将信用良好、关系花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扶持、“两新”企业等纳入“白名单”管理。目前,汽车城园区有46家企业纳入重点行业企业“白名单”。深化包容审慎,全力推进“综合查一次”联合执法检查,2023年以来,花都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在园区开展从轻、减轻、不予处罚及减免加处罚款或滞纳金案件213宗。
二是招商协议“5+2”法制审核模式,实现法治惠企“有保障”。为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、新业态新型企业提供招商协议“5+2”法制审核,休息日、节假日招商协议法制审核工作正常推进,即收即办、应审速审。据统计,自法治标杆园区启动运行以来,已审核汽车城产业园区招商协议17份,促进企业进驻发展。通过公开出让、“三旧”改造等程序完善企业用地手续,协助解决园区33家企业旧改项目完善用地手续事宜,全力加快历史遗留问题“扫尾清零”。
三是多元解纷+精准普法,实现法治护企“有力度”。坚持好、发展好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开展多元解纷,实施精准普法,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。警务管家结合入户反诈一户一告知行动、护航经济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工作共对40家企业开展了走访、宣传等工作,发现和整改治安隐患43处,调处13起企业与员工矛盾纠纷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商事调解中心园区工作室成功调解了一宗涉及金额达300多万的企业货款纠纷。汽车城巡回审判合议庭成功调解了一宗车辆租赁合同纠纷案件,汽车企业代表发表专业意见并参与调解,主审法官围绕汽车租赁合同、违约责任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现场普法,实现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”的社会效果。开展精准普法,收集拍摄编辑关于交通安全、反诈、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治宣传视频,投放到园区各企业进行全天候滚动播放,实现宣传全覆盖。开展“民法典进企业”“法暖园区 为企护航”“送法进企业 助力高质量发展”等形式多样普法活动,在园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。
《聚集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“惠企5+6”法治标杆园区》获评广州市首届营商环境改革十大最佳实践,法治标杆园区相关经验做法被“长安评论”、“南方+”、《穗府信息》、《广州日报》、广州新闻联播、中国报道网、法治时代网、中宏网、香港商报网等宣传推广。
相关附件: